哈希游戏- 哈希游戏平台- 哈希游戏官方网站
评前制度化统筹,完善顶层设计。加强统筹协调。市委主要负责专题研究改革工作,部署“三个一”(1套数据库、1套综合评价标准、1套差别化政策)评价体系;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亩均效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,形成市县联动和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。完善评价标准。充分考量县区、行业、企业间基础条件差距,动态完善评价标准,迭代出台2版评价办法;鼓励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土评价办法,同步启动县级差异化评价。拓展评价范围。开展分行业分产业分析,评出行业领跑企业,深入挖掘数据内涵,为全市制造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;探索开展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、省级以上开发园区、写字楼等楼宇效益评价工作。
评中清单化推进,力求按时精准。定期督察调度。将改革工作纳入市委督办事项,市委督考办按月督查督办;编制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市长课题,总结实践经验,完善改革举措,提升工作实效。集中部署动员。举办全市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启动会,邀请省亩均办、先发地区负责介绍经验做法;制订改革任务清单,关键节点召开领导小组会议,压实县区主体责任;压实数据质量。采取“五上五下”数据核查,市、县区、镇街以及企业四级数据确认机制,夯实数据基础。
评后闭环式管理,创新结果应用。深化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运用,实施正向激励为主的差别化政策。选树亩均领跑者。从行业、区域等维度评选出制造业亩均效益领跑者,引导企业、区域对标先进、补齐短板、加快提升。金融支持更优。出台《金融支持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白名单制度》,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白名单企业,重点做好A、B类企业信贷需求保障。要素配置更准。在全省率先出台“白名单”制度,将评价结果与产业链供应链“白名单”、专项融资、“亩均英雄贷”等机制结合。激励方式更新。对2022年度评价结果A、B、C类企业分别按110%、100%、70%比例享受市级相关财政政策,并优先推荐A、B类企业争取国家、省级相关政策;拟对连续两年被评为D类(调控帮扶类)企业执行差别化电、水价格。
迭代升级4.0版评价体系。2019年,出台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版,遴选一批工业优质企业开展亩均效益评价试点工作;2020年,修订实施办法,将评价推广至工业企业全覆盖;2021年,出台评价办法2.0版,新增提升期、免评企业两类特殊情况,扶持特殊企业发展;2022年,出台评价办法3.0版,新增能耗加分项,引导企业注重绿色低碳发展;2023年,创新增设亩均技改投资强度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加分项,采取达标计分方式计分,推动指标由单位资源要素向创新要素拓展。
精准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。对ABCD四类企业分别实施分档培育政策:优质企业做大做强,推进资金、技术、人才、土地等要素与A类优质企业精准对接,助推优质企业加快发展;提档升级潜力企业,建立重点潜力企业培育库,“一企一策”实施精准培育,开展“政策+中介”、“采石会客厅”链商会、帮企找订单、企业家沙龙等极具特色的帮扶活动;传统企业改造提升,出台专门奖补政策,企业增资扩能项目比照享受招商引资政策,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,分产业培育标杆企业,发挥典型引路作用;低效企业转型退出,制定引导低效工业企业转型退出工作实施方案,重点对D类企业以及部分占地较大、效益较低的C类企业,通过实施差别化价格政策、严格环保执法、谈判收储等方式,实现转型或退出。
马鞍山某开发区目前已建成高速铁路、专用铁路、水运港口、高速公路、国省干道、园区道路全面联通的立体交通网络。产业集群方面,围绕“3+1”主导产业体系,现已集聚以钛白、日化、新材料等为代表的节能环保及新材料企业;以电子、通讯、光电等为代表的电子通信业;以世界500强法国圣戈班、美国博浪热能、亚遥智造、南马智造研究所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类企业及以马鞍山港口集团、联运集团、长江港口、长运物流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类企业。
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。项目总投资14亿元,由清退淘汰企业、旧厂房翻新改造等项目组成:清退淘汰16家企业,收回土地1312.19亩、厂房及辅助用房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,清退方式包活司法拍卖和市场化收购等方式;旧厂房翻新改造,主要实施内容包括16家清退企业厂房屋顶、结构、给排水、电气、室外附属等工程改造,翻新改造厂房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。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,安徽省农行从项目伊始便及时跟进金融服务,通过“亩均英雄贷”为项目提供建设资金。
注重质效提升,创新推进结果运用。机器换人提效率。大力推广“机器换人”应用,发挥“乘数效益”。重点聚焦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,助推企业转型升级;腾笼换鸟转动能。印发《宁国批而未供、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行动实施方案》,加大批而未供、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力度,腾出一批低效倒闭企业,换进一批优质企业;数字赋能助智变。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,先后出台了《宁国市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方案(2021-2025)》《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意见》《宁国市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举措》,坚持一体化推进,着力打造“123N”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,以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;正向激励提信心。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并重,在市级财政奖补、项目申报、用地、用电、融资担保、人才等方面逐步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,将更多资源用于支持 A、B类企业发展。
围绕路径创新干,向绿色发展要潜力,在低碳发展上实现新突破。巩固亩均效益评价成果。深化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,依法依规区别化使用财税、金融、用地、用能等支持政策,全域整治工业低效用地,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。推进“双碳”行动。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,推动高耗能行业全流程清洁化、循环化、低碳化改造,推进工业、建筑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。大力推进开发区绿色工厂建设,有序实施园区循环化试点改造,严把项目准入关口,严禁“两高”项目等淘汰落后类的产业进入开发区。
围绕潜力加油干,向沉睡资源要效力,在产业集群上实现新突破。激活存量。将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与“标准地”和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相结合,实施“腾笼换鸟”工程,推动低效闲置工业用地“二次开发”。引入增量。重点引进先进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汽车制造产业,打造千亿园区。依托陕汽淮南专用车、万向轴承等龙头企业及绿色智造产业园、陕汽清洁能源零部件产业园等载体,推进万向轴承总部搬迁、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化等项目开工。经营流量。依托国瑞药业、山河药辅等重点医药企业及经开化工园区等载体,加快健坤制药、锦源制药等项目建设,推进振德医用溶剂胶等项目开工,培育年产值100亿元的现代医药产业。依托凯盛重工、平安开诚等行业骨干企业,建设矿机装备、防爆电气等特色产业园,推进空天信息产业园、智能家电生产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。
树立导向,持续深化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。一是多维度宣传。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引导,大力推广改革创新总结和典型案例,推动企业牢固树立“亩均论英雄”发展理念;二是高强度调度。常态化开好“三个会”(低效用地盘活调度会、企业帮扶调度会、要素保障会),全面清查低效用地,明确盘活方案,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,倒排时限,挂图作战;三是大力度激励。评选“亩均论英雄标杆企业”、“民营企业纳税十强”企业,在全县范围树立先进典型,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